12月11日,沙洋縣公安局對外通報,該局經過7個月縝密偵查,成功搗毀1個制毒工廠并斬斷1條毒品供應鏈,累計抓獲制販毒嫌疑人16名,查獲冰毒15.4公斤、涉案車輛12臺、涉案資金近500萬元,繳獲各類制毒工具若干、制毒原材料近2噸。
吸毒案件牽出“毒品供應鏈”
沙洋縣公安局禁毒大隊負責人介紹,2020年3月,他們在辦理一起本地吸毒案件時對毒品來源進行追查,發現一個外地販毒團伙正在向沙洋境內輸送販賣冰毒。
“經過進一步調查,我們發現這個販毒團伙的覆蓋范圍很大。”辦案民警介紹,他們繼續追查之后發現該團伙的毒品分銷網絡已經覆蓋省內的武漢、仙桃、荊門、天門、潛江等地。
專案組分配抓捕任務
因案情重大,該案被湖北省公安廳列為督辦案件,沙洋縣公安局調度全縣公安機關精干警力組成專案組,在省公安廳和荊門市公安局的協調指導下全力展開偵查工作。經過艱辛的偵查,一個涉及9名犯罪嫌疑人的毒品分銷網絡展現在專案組民警面前。
專案組繳獲的冰毒
“他們警惕性很強,為了將他們一網打盡,我們決定在多地同步收網。”今年5月,沙洋縣公安局副局長張以斌帶隊實施收網行動,48名警力兵分多路趕往潛江、漢川、武漢等地展開抓捕。1名負責毒品分銷的嫌疑人最先被民警抓獲,民警在其駕駛的車上查獲剛剛從上線嫌疑人處購進的9公斤冰毒,現場查獲部分毒資。與此同時,其他8名犯罪嫌疑人也相繼落網。
漁棚竟成“制毒工廠”
民警在對該販毒團伙進行審查時,并未發現該團伙從省外購進毒品的任何線索。他們所販賣的毒品從何而來?
“冰毒是一種化學合成毒品,在具備相關設備和原材料的情況下可以自制出來,以往也有類似的案例。”張以斌在案情分析會上指出了新的調查方向。
民警繼續跟進調查發現,被抓獲的嫌疑人全部都是分銷人員,他們在審訊中供述,毒品確實是來源于一個制毒團伙,這個團伙從今年5月份起已經向這些毒品分銷人員提供冰毒達69公斤。
“我們集中優勢警務情報資源,務必以最快的速度挖出這個制毒團伙。”張以斌介紹。案件偵辦過程中,多警種上陣合成作戰,并通過大數據進行分析追蹤,案件線索不斷擴大,目標指向逐漸清晰,民警發現這個制毒窩點可能藏匿在仙桃市某鄉鎮的一處村落中。
“駕車貿然進村可能會引起犯罪嫌疑人的警覺,所以我們必須秘密調查。”辦案民警介紹,他們趁著夜色掩護數次在不打手電的情況下徒步摸黑進村偵查,每次都要持續整個通宵,直到天亮后才悄悄撤離。
偵查過程中,一輛面包車引起了民警注意,這輛面包車經常搭載一些人員走入村里一條偏僻的獨路,那里并沒有民房,只有一個孤零零的漁棚,周邊都是成片的魚塘。
“我們判斷這個漁棚十分可疑,決定針對性進行偵查。”辦案民警選擇了一個陰雨天氣,從當地超市購買了幾套當地村民普遍穿著的雨衣,喬裝打扮后抵近偵查,發現這個漁棚就是他們尋找已久的制毒窩點。
一個簡易漁棚竟然是制毒窩點
民警在調查中掌握,制毒人員警惕性很高,他們都在城區租有房屋,每次前去制毒窩點時都會提前十公里左右下車換乘這輛面包車,從來不開自己的私車。
蘆葦蕩里埋藏制毒原料
“檢查好自己的武器彈藥,按照預定方案出發!”11月25日晚,沙洋縣公安局大院內警燈閃爍,張以斌帶隊實施第二次抓捕行動。當晚,52名警力直赴仙桃市,分2個組展開抓捕,將該制毒工廠搗毀,7名制販毒團伙嫌疑人被悉數抓獲,民警在現場查獲風干機、量杯、水桶、水盆等若干制毒工具,以及冰毒成品6.4公斤。
部分簡易制毒工具
抓獲涉案人員之后,民警又數次對現場和周邊進行了大規模搜索,民警在旁邊的蘆葦蕩中進行地毯式排查,找到了被埋藏的二十多個裝有液態制毒原料的藍色塑料桶,隨后民警又在另一處民房內查獲數十袋各種粉末狀制毒原材料,經統計,被查獲的原材料累計重量達到2噸。
被嫌疑人埋藏在蘆葦蕩的制毒原材料
民警搜查制毒原材料
專案組繳獲的制毒原材料約2噸
經審查,初步查明2019年以來制毒團伙以辦養殖廠的幌子承包了這個漁棚周邊約300畝的土地和水塘,并投入一百余萬元進行改造,為了遮掩制毒過程中散發的刺激性氣味,防止被人發現,他們還飼養了很多雞鴨,并趁陰雨天氣進行制毒活動,試圖躲過警方偵查,沒想到最終還是露出了馬腳。
被抓獲的部分嫌疑人
至此,沙洋縣公安局歷時近7個月,終于將這條盤踞湖北本地的制毒、販毒鏈條徹底斬斷,該團伙16名嫌疑人全部落網,案件的后續偵辦工作正在有序進行。
“在這起案件偵辦中,沙洋警方本著打深、打透的原則深挖徹查,實現了制毒、販毒等環節的全鏈條突破,有力打擊了毒品違法犯罪,下一步還將從打擊、宣傳、防范等領域再添舉措,繼續深化禁毒領域的各項工作。”沙洋縣副縣長、公安局長劉士金表示。(通訊員:黃翔 張萬明)